人工智能(AI)对老年教育的影响

 亚洲     |      2021-03-15 09:59:13
AI对社会的影响中,首当其冲的就是教育。中国有学者指出,新形势下亟需AI与教育深度融合,培养“AI时代的原住民”,即掌握AI时代所需知识和能力,能够与AI系统协作的创新型、智能型人才。
    AI对老年教育的影响也是全面和深刻的,老年大学必须适应这种技术革命和全面的社会变革。这里重点阐述以下几个方面:
    (一)教育内容的变革
    AI的运用,将使老年教育的内容从智育、体育、美育为主,转变为以德育、体育、美育为主
    现在国际老年教育在内容上主要表现为知识扩充和能力养成为主,在低龄老年学生中甚至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。在AI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时代,这样的教育内容将让位于纯粹的AI技术不能完成的德育,而体育和美育则会保留其原来的地位。这就是说,在人机协同作用下,教育主要是进一步培养和完善老年学生的德性,训练他们的思维,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审美情趣。
    (二)学习形式的变革
    AI的运用,将使老年学生的学习形式从以真实场境中的集体学习为主,转变为以网络空间中的个体学习为主
    个性化学习是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最重要表现形式。EAI根据不同老年学生的学习风格,通过对每个人的行为进行智能分析,提供适合每一位学习者的学习内容、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,并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,使每一位老年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,促进他们充分、自由、和谐发展。
    在EAI支持下,老年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和有趣。
    (三)师资结构的变革
    AI的运用,将使老年教育的师资队伍从以真人教师为主,转变为人机协作为主
    现行的老年教育的教师队伍主要由真人师资构成,而在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阶段,老年教育的师资队伍将由真人教师和AI教师共同构成,其中从事第一线教学的师资主要是AI教师,真人教师则主要从事辅助教学,而更多的真人教师从事的是对AI教师的培训、课程的设计等工作。
    (四)教育资源的变革
    AI的运用,将使老年教育资源状态,由预成、静态、封闭,转变为生成、动态、开放
    在AI作用下,老年教育通过将大量的资源、知识转换为数据,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,任何人在任何地点,只要具有网络和终端设备,就可以获取数据,从而获取知识及技能。大数据、互联网的出现,极大地推动了教育资源动态开放化,教育资源共建共享,教育资源由某一学校走向某一地区,由某一地区走向全国,由全国走向全球。
    (五)教育环境的变革
    AI的运用,将使老年教育环境,从以真实环境、本土空间为主,转变为以真实环境+虚拟环境、全球空间为主
    在EAI时代,老年教育的环境将是真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相结合。教育资源的全球化共建共享,也将老年教育的空间由某一个国家和民族拓展到整个世界,全球课堂(Global Classroom)的出现,其致力于为学习者提供随时、随地可以进行学习的学习环境,让学习跨越时间、空间的限制。
    (六)教育形态的变革
    传统的老年教育以老年学校教育为主。在AI时代的老年教育形态将呈现“三位一体”的局面,即老年家庭教育、老年大学教育、老年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,成为相互支撑、相互补益的有机体。传统意义上的老年大学将突破围墙和校园的传统概念,真正实现教育社会化、社会教育化。
 
    面对AI挑战,老年教育研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,我们需要重新研究和定位老年大学性质——它究竟是教育机构、文化机构、老年教育资源研发机构,抑或是老年AI教师培训机构,老年人学习的协调机构?我们需要重新研究和确定老年大学的中心任务——在AI时代,我们也许需要研究老年教育课程资源研发、老年教育人工智实验、智能机器教师的培养、培训、维护、全球性老年教育问题等。当然,我们也需要对老年教育的基本理论(如老年教育的本质、老年教育的价值、老年教育的目的、老年教育的制度等)有新的认识。
    而上述诸问题,最后都可以归结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,那就是:在高度的AI时代,老年大学还有可能存在吗?如果有,将以怎样的形态存在?
作者:王卫东    国际老年教育研究中心专家
(选自“第二届东方论道国际学术研讨会”上的发言)